10月15日晚8点,2025年第四波国家补贴资金正式落地,与天猫双11大促同步启动。这一被业内称为“全年力度最大、规模最广”的国补换新活动,覆盖家电、3C数码等超3700个品类、9000家品牌,试图以“官方立减+平台券+店铺补贴+国补”四重叠加的方式,将部分商品价格直接压至5折。对于持续承压的消费电子与家电行业而言,这场“政策+平台”联动的补贴风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全年最大补贴落地!天猫双11启动“以旧换新”战略,价格战又要来?-视听圈

从补贴机制看,此次天猫双11的玩法清晰粗暴:品牌官方先降15%,平台再发9折券,店铺红包补5%,最后叠加上限20%的国家补贴,最终实现“折上折上再折”。就连苹果iPhone 17、华为Pura 80 Ultra等热门新品也未被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分别直降500元与2400元。有业内人士调侃,“这波操作下来,不少机型几乎回到三年前发售价,厂商怕是真要‘贴钱赚吆喝’。”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国补明显向高单价、低渗透率的品类倾斜。比如海尔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从6999元降至2959元,小米巨省电空调近乎腰斩。不难看出,政策意图通过大家电、数码等高客单价商品,拉动“以旧换新”的增量市场。而支付宝花呗分期免息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本质上是在激活那群“想换但犹豫”的潜在用户。

作为国补覆盖最广的电商平台,天猫此次显然有意将“价格优势”与“服务体验”捆绑输出。不仅推出“即送即装”的一站式大件物流,还在上海、广州等9城试点半日达、甚至4小时闪送。这一举措,显然是想打消用户线上买家电、数码产品时的售后顾虑,从京东、拼多多等对手中夺回“服务话语权”。

后记点评:这波国补+双11的联动,已远超普通大促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平台与政策合力打造的“消费基础设施”测试。短期看,它必将引爆一轮换新高峰,尤其是智能家电、5G手机等品类;长期看,若天猫能借此巩固其“国补主阵地”的形象,将在未来消费复苏周期中占据显著卡位优势。不过,补贴狂欢之后,品牌利润能否守住、服务链条是否绷得住,仍是这场大考的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