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普遍疲软、电视市场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全球显示产业格局正迎来深刻调整。
据韩国媒体《先驱经济》近日报道,曾经长期占据全球电视出货量前列的三星电子与LG电子,正面临来自中国品牌如TCL、海信等的强烈冲击,市场份额持续被挤压。Omdia数据显示,三星电子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21.9%逐步滑落至2024年的17.6%,而LG电子也从2020年的11.5%下降至10.8%,排名更跌落至全球第四,被TCL、海信反超。

而同一时期,TCL与海信则分别从10.7%和8.1%提升至13.9%与12.3%,显示出中系品牌凭借供应链整合与成本控制能力,正在中低端市场快速扩张。
此外,韩系彩电双雄在全球彩电地位逐步下滑这一变化也直接反映在企业的财务表现中。今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视觉显示业务(含电视)销售额同比下滑7%,LG电子包括电视在内的家庭娱乐部门更是由盈转亏,营业亏损达到1917亿韩元。尽管半导体、移动通信等其他业务板块也面临压力,但电视业务的持续走弱无疑加剧了整体业绩的下行趋势。
对于中国彩电的挤压,韩系双雄如何迎击?
在全球彩电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面对中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策略在中低端LCD市场的快速扩张与规模赶超,三星与LG等韩系企业正积极调整战略方向,将竞争重心转移至自身仍具备优势的高端显示领域,试图以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
目前,三星与LG正聚焦于OLED、Neo QLED以及Mini LED等高端技术,力求凭借画质、色彩表现与对比度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强化“技术差异化”路线,以摆脱以往以规模和价格为主导的竞争模式。与此同时,韩系企业也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智能生态系统的整合,将产品竞争从单一硬件性能拓展至“硬件+软件+体验”的一体化服务。通过增强AI影像处理、语音交互、多设备协同及内容服务能力,三星与LG意图提升高端产品溢价与用户忠诚度,以应对中国厂商从供应链到终端市场的全面挑战。

然而,在高端显示技术的角逐中,中国品牌并未缺席。以海信、TCL为代表的企业已在RGB-miniLED等技术上实现行业率先量产,并领先全球超一年时间,展现出显著的研发与商业化能力。在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方向的Micro LED领域,TCL、海信等也已展开重点技术储备,并逐步推进市场化应用,显示出与国际巨头同步甚至超前布局的野心。
因此,尽管韩系品牌试图借高端技术稳固其身位,但在中国品牌持续加强技术投入和快速推进产品落地的背景下,二者之间的差距未必能够拉大。未来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将更取决于技术迭代的速度、生态构建的完善程度以及用户体验的实际提升,而这场较量,显然已不再由传统强者独占先机。
后记点评:可以预见,未来全球电视市场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出货量的比拼,而将全面升级为技术路线、生态构建与用户体验的多维度系统化竞争。在此过程中,中国品牌不仅持续以规模优势领跑,更在高端品质市场不断发力、逐步崛起。
面对这一态势,三星和LG能否依托其在高端显示领域的长期积累以及AI转型战略稳固自身地位,已成为影响全球电视产业格局的关键变数。这场中韩之间的较量,早已超越单纯的“量”的追逐,日益演变为“质”的全面对抗——双方将在尖端技术研发、生态融合与用户服务等各个层面,展开更深层次的正面竞争。。
原创文章,作者:soup8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全球彩电攻守易形!中国军团持续进逼,韩系双雄高端“守擂”》http://www.avq360.com/2025091533080.s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