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激光电视销量为16.4万台,同比增长132%;而到了去年(2019年)据奥维云网预计国内市场销量约18万台左右,增长率只有11%左右,相比前年高速的增幅,去年激光电视走势可以说遭遇过山车式的“震荡”。

出现如此大的“变数”,各路行业人士和专家都问诊出多种“缘由”,包括彩电品牌纷纷推出多款“低价版”巨幕液晶电视的“挤压”、高亮LED/激光智能投影的“内讧”、还有激光电视自身进步并不显著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拖了激光电视的增幅“后腿”。

激光电视增速放缓?原因竟是“猪队友”惹的祸-视听圈

但以上这些原因,在资深媒体人士、百姓家电网创始人杨帆看来,都不是真正最大的“真凶”。他认为,激光电视在去年很难快速再次“起量”,归根结底还是价格过高。

按照奥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激光电视单台均价差不多2万元左右,虽然相比2018年2.4万元市场均价有所下降,但从整体产品成本来看,均价下滑力度还是不够“明显”。要知道市面上75寸超大巨屏电视均价已进入7000元左右,而85寸巨幕液晶也开始万元“边界”,巨屏电视价格“亲民”化已经成为“常规态势”。

杨帆认为:70+巨屏液晶电视的“全面亲民化”这无疑给消费者在大显示产品上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选择”。 消费者在大屏电视可以选择的答案越来越多,这显然不利于激光电视的持续高速成长。

对于激光电视向前走遭遇“价格成本”的强大阻碍。光峰光电创始人李屹也比较认可,他在接受亿欧网访问时表示,随着液晶面板价格的跳水,消费者只是要用两三千元就能将65寸的液晶电视搬回家,已经足以满足日常家庭影音娱乐需求,激光电视虽然可以实现更大尺寸的视觉体验,但动辄上万元的单价,令人望而却步。

尽管光峰和小米的合作迅速抢占了激光电视市场,但却受制于成本问题无法惠及普罗大众。

除了价格这只“拦路虎”之外,阻碍激光电视进入普通家庭还有一个“痛点”:那就是安装也不是很方便。激光电视的机身虽然远比液晶电视轻便,但出于吸收自然光、保证明亮环境下的显示效果,依然需要安装超大尺寸的硬幕,给入户增加了不少麻烦。

一位渠道人士告诉《视听圈》:价格高和安装不便这都是影响激光电视最终大规模普及两块巨大的“绊脚石”,而要解决这一最大痛点其实根源是“抗光屏幕”。

目前高品质抗光幕价格依然不菲,三年来市场降幅有限,已经成为行业产品普及、消费者拥有成本降低的最大障碍。同时,为了保证屏幕“抗光特性”,当下多数激光电视都选配硬屏,这就造成80寸+产品入户安装非常的“不便”。

为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激光电视未来在市场端能否持续保持“朝气”,最大的突破口就是“抗光屏”。一方面激光电视厂商需要赖于整条产业链的成熟配套,通过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化,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从而来压低抗光屏的价格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在抗光屏的“形态属性”上做出技术革新,比如说推出高品质抗光性很好可卷曲的屏幕,从而改变入户安装方便的这个“难言之隐”。

可喜的是,海信、长虹、极米等激光电视主流品牌都在抗光屏上“想辙”,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CES展上海信和长虹都推出可卷曲屏幕激光电视,采用一体化设计,屏幕在观看时才会徐徐升起,平时则会收纳进时尚大方的、类似于电视柜外观的机身内,真正做到了“需要时才出现”,与整个家居环境融为一体。

后记:激光电视从今年开始将进入“存量品质化”的关键期。这个阶段,整个行业必须重新审视激光电视的“价值定义”,而这个全新定义的“关键核心词”就是让抗光幕尽快实现下一代产品技术和成本技术的迭代,最终给激光电视快速形成规模化带来“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