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激光显示领军者光峰科技今年进军AR眼镜市场之后,显示领域又一巨头宣布入局AR眼镜市场。
近日,LED显示巨头利亚德宣布将推出旗下首款AR智能眼镜,定价3999元,目前开启预售。利亚德官方为此款产品给出一个明确定义,将开启消费电子“第三屏”时代。巨头们的纷纷接连入场,让AR赛道再度升温,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广泛的关注。

一位行业渠道人士向《视听圈》分析表示,利亚德此举意味着传统B端显示企业首次向C端“第三屏”场景发起冲击,更是代表着对消费电子领域一次又“针对性”探路,为接下来更多的动作做储备。
利亚德首款AR眼镜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利亚德这款AR眼镜主打“同声传译级”,集专业翻译、提词、会议纪要、AI大模型等功能于一体,主要契合消费者和用户在旅行、商务等各类场景下的多元需求。

据悉,这一次利亚德AR眼镜主要针对用户三大痛点:续航、重量和收音。
续航方面:产品单机续航达8小时,配合充电仓可延长至100小时以上,这将极大的让用户告别电量焦虑。
轻薄方面:49克的机身重量采用千人脸型适配铰链,佩戴感近乎无物。轻薄无感,这是AR眼镜一个重要趋向,利亚德这一次确实有备而来。
收音方面:降噪精准收声,翻译质量有保障。利亚德此款AR眼镜搭载360度空间感知系统,通过神经网络降噪实现声纹分离,即使在嘈杂环境中也能精准收音,保障翻译准确率高达98%。延迟低于500ms,实现“秒懂”的流畅体验。
3999元的定价,诚意几何?
定价上,利亚德将首款AR眼镜的价格“定格”在3999元,作为一个品牌首款产品,其定价并不算高。
目前,多数国际品牌的AR眼镜动辄需要4000+的价格。但是,也有部分国产品牌推出千元+产品。AR眼镜市场价位呈现出,不同产品差距极大的特征。利亚德首款产品的价位显然不是性价比路线,但是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不准备走量”的价格。既保留了高端产品的核心定位,又一定程度降低了体验门槛。另据分析称,3999元只是首发预约价,后续可能会根据市场行情灵活性做出调整。
利亚德为何此时“跨界”做一款AR眼镜?
作为一家在LED屏领域的头部企业,利亚德其身上的“标签”是一家传统显示领域TOB特色的“资深品牌”。其为何选择在当下“跨界”推出一款消费级的AR眼镜呢?
对此,有行业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利亚德的此次推出AR眼镜“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跨界”。因为,AR眼镜从物理本质仍是显示技术的延伸,而利亚德其在光学显示领域的积累具备多重技术优势。推出AR眼镜这类产品,更多的是将显示应用范畴变得更多远,其采用的micro LED技术也来自利亚德长期从事的LED行业吗,并由深度合作伙伴供应。
另外, AR眼镜这个品类在高涨的“风口”,不仅是消费级应用,也有很多商用案例。行业数据显示,今年全球AR+AI眼镜出货量预计将达1450万台,同比增长超40%。而中国市场增长更为迅猛,销量有望突破290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21%,呈现翻倍式放量。在市场上也体现出消费零头,商用筑基的特征。利亚德此时“入场”可谓是“当口”。
同时,在品牌格局方面,因为市场在起步阶段,AR产品谈不上有领头羊存在,各路参与者处于同一起跑线,品牌之间竞争差距并不大。这也预示着利亚德、光峰科技等品牌有机会“上位”。
后记点评:在《视听圈》看来,利亚德的此次尝试AR眼镜,既是显示技术向新场景的自然延伸,也是对未来人机交互赛道的提前卡位。
不过,目前,AR眼镜市场参与者众多,不仅有显示巨头,也有苹果、三星全球顶级科技企业,还有华为、小米等已布局消费电子品牌的竞争,利亚德能否凭借技术差异化快速建立用户认知,仍需市场检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