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电视在全球市场增势不明朗,但OLED显示器却在积极走高,今年继续表现抢眼。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OLED显示器(monitor)出货总量约为64.4万台,季增12%,同比大幅增长65%。OLED显示器凭借高画质、广色域、高对比度及快速响应等优势,加之多数产品刷新率高达240Hz以上,成功驱动了高端电竞市场的旺盛需求。

240Hz只是起点,500Hz已成电竞新标杆

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显示,OLED显示器从年初到10月底,几乎每两个月就有新一代产品亮相,尤其在刷新率、分辨率与尺寸上的“迭代更新的比拼”已趋白热化。

从2月开始,从27英寸4K 240Hz QD-OLED率先登场,将高端分辨率标准从2K提升至4K;而到了6月,500Hz超高刷新率产品应对竞品夹击;进入到8月,第四代W-OLED面板更将峰值亮度推至1500nits,并借LGD的Primary RGB Tandem技术实现色域突破。可以说,OLED显示器在技术规格的突破一次比一次高。

榜首易主!三季度全球OLED显示器季增12%,TOP4差距不大-视听圈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OLED显示器在技术细分规格上也在呈现“阵营分化”的特点:QD-OLED覆盖180Hz至500Hz五档刷新率,满足不同预算的玩家;而W-OLED则通过480Hz机型强攻硬核电竞市场。这种快速迭代,既源于面板厂产能放开,也折射出品牌方试图通过技术差异化抢占高端用户不同的需求。

据悉,目前全球OLED显示器市场主要由三星QD-OLED与LG Display的W-OLED两大技术路线在主导。而目前主流终端显示品牌在“技术站队”上,基本上都是“两头都照顾”的路线。包括戴尔、外星人、华硕、宏碁等主流品牌均同步推出双方案产品。例如,戴尔Alien ware系列同时采用QD-OLED(追求色彩饱和度)和W-OLED(主打响应速度),而华硕则凭借45英寸5K曲面屏填补了W-OLED在超宽屏市场的空白。

主流品牌在OLED显示器的市场初期阶段,通过多技术、多尺寸、多价格带覆盖,将OLED从“发烧级选项”转化为“高端标配”,并逐步希望落地到“大众普及阶段”。OLED显示器市场目前仍高度依赖电竞需求,近八成的销量来自这一领域。若想实现进一步增长,突破场景局限成为关键突破口。

三季度:全球OLED显示器行业格局生变,华硕首超三星登顶

三季度全球OLED显示器在整体销量继续走高的背景下,还有一大看点就是行业第一“宝座”易主。

榜首易主!三季度全球OLED显示器季增12%,TOP4差距不大-视听圈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在今年三季度华硕(ASUS)以21.9%的市占率首次超越三星(18.0%),首次荣登单季出货量第一,并且有望锁定年度销量第一。

为何华硕在今年全球OLED显示器市场表现如此抢眼。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其在产品线布局上定位精准,围绕“电竞+创作+便携”这三大细分场景市场推出相应的产品,并且定价上也更为“亲民”,从而确保其“市场后劲十足”。

例如,华硕推出ROG系列电竞显示器凭借高刷新率与激进调校持续收割硬核玩家;而ProArt专业OLED屏精准切入视频剪辑、设计创作等细分需求,而折叠双屏、便携屏等创新形态则提前卡位新兴办公场景。可以说,在产品覆盖面的深度和广度上,华硕是今年OLED显示器领域最为积极和果断的品牌。也是因为这样的“果敢和坚决”,从而让其力压三星成为OLED显示器市场“新的领头羊”。

而相对而言,三星和LG这对韩系品牌,则更是把重心锚定在高端领域,在产品场景覆盖面和定价上较为“保守”。因此,在今年遭遇华硕巨大的“市场冲击”从而在排名上被超越。

面对华硕的强势冲刺。据悉,三星和LG也准备“以牙还牙”的姿态来迎击。三星正加大新品量产力度,并借助面板供给的优势,开始在全方位针对更多的细分场景布局新品。同时,在定价也开始“弯腰”走亲民化路线,欲希望在未来市场争夺中,从新“登顶”第一。而LG在完成产能转移后,凭借45英寸曲面屏等差异化产品积极反扑。

有行业专家向《视听圈》分析表示,从三季度全球OLED显示器市场品牌格局来看。有两层市场特性值得“关注”。

其一,头部竞争将极为激烈,后续会出现更多的“变数”。因为目前整个OLED显示器体量规模在百万级别的体量,相对来说还是小基数市场。因此,头部TOP4彼此的差距其实并不大,这意味着“谁”都有机会凭借某一款爆品或者某个细分市场发力从而超越前者,并占据更有利的身位。

其二,头部TOP4三季度的份额总和是68.3%。在整体市场规模基数不大的局面下,头部品牌市场集中度并不高,这也预示后来者也有更多的机会在OLED显示器市场分得“一杯羹”。

尤其,随着京东方、TCL华星等这对中国“面板双雄”正加速OLED技术研发,预计2026年前后实现量产。其入局将带来双重影响:一是打破供应链垄断,为品牌方提供更多元的面板选择;二是通过成本优势推动终端价格下探,目前5000元级的主流OLED显示器有望降至3000元区间,触发大众市场普及拐点。届时,会有更多的显示器品牌等依赖高性价比策略在OLED显示器市场迎来更多市场增长机会。

后记点评:由于前三季度OLED显示器在全球市场持续在增长,加上面板厂、品牌厂积极在力推和引导。为此,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5年OLED显示器全年出货量将上达262万台,年增率可望冲至84%。

同时,也有分析指出,这一增长势头有望持续至少三年,到2028年市场份额将挑战5%大关,其间年均增速预计仍将保持在50%以上。这一趋势表明,OLED显示器正从过去“高端玩家的专属选项”,加速转向“主流用户的重要选择”。随着面板产能提升、技术成本下降以及品牌产品线不断丰富,OLED的普及进入快车道。未来三年,将成为决定OLED能否真正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