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其实量子点和oled在彩电领域的“斗争”已经有3年了,从2014年量子点面世以来,以tcl、三星、海信为代表的企业致力于量子点技术应用于彩电领域,而以lg、索尼、创维为代表的企业则发力oled显示技术,两大阵营之间的较量逐渐升温,刚刚发布的iphone x采用oled屏幕,似乎为oled做了一个强有力的背书,但作为量子点在国内最主要的推动者和领军者,tcl对量子点的信心也是十足,tcl集团总裁、tcl多媒体ceo薄连明表示量子点终将取胜,tcl也将全力支持量子点的推广和普及。

TCL薄连明:量子点将取胜 电致发光不输OLED-视听圈

量子点终将胜出

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量子点电视的零售量高于oled电视7倍有余。2017年第1-14周,量子点电视的零售额在彩电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4.77%,同期oled电视只实现1.22%的零售额渗透率。

薄连明表示,目前从市场表现来看,量子点的阵营扩张速度和市场份额都比oled大,增长的空间两家已经不再是一个量级。从供给侧来讲,oled面板的产能有限,一年极限量为200万台,在供给侧方面出现瓶颈,无法满足全球超过2.5亿台的彩电市场,量子点电视则并没有这方面的约束。未来发展到电致发光量子点,其成本、性能表现、稳定性相较于oled都有优势,因此对于tcl而言,毫无疑问将持续支持量子点战略。

据了解,目前tcl一方面在研发qled电致发光的发光材料,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计划研发印刷显示。当电致发光技术成熟,用印刷显示的方式直接印在玻璃面板上,就形成了真正的自发光的qled,tcl在此方面的布局未来三到五年就能看到雏形,或许届时oled和qled孰优孰劣的争论就可以划上句号了。

海外以差异化布局发挥优势

tcl近两年在欧美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据介绍,经过十多年的深耕,tcl电视已经销售遍布欧洲20多个国家,市场占有率在法国位列第三,在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地也稳定增长。而在美国市场,根据ihs上半年数据,tcl电视在美国出货量达到182万台,仅次于三星和vizio排名第三。

tcl集团副总裁、coo兼中国事业部总经理王成表示,欧美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最发达、最成熟的市场,对企业和产品的要求也比较高,以德国为例,有很多专业测评杂志会对产品进行评判,而tcl完全有实力来应对。tcl c2不久前在欧洲获得eisa 2017-2018年度bestbuy tv大奖,x1也在今年获得了法国最权威的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avcesar的六星顶级评价。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上一方面要适应这样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在产品推陈出新上的优势。如今中国制造不论是在显示技术、外观工艺还是人工智能场景调度上,都是处在世界领先的水平。只要发挥好这个优势,这就是竞争力。相对于日韩国品牌,中国品牌在成本控制、费用控制、人员投入、对产品差异化的理解等方面完全有能力做出让消费者购买得起的创新产品。

据悉,tcl未来将会针对欧美市场进行具体市场情况作出差异化的布局策略,同时也将加快在欧洲、美国、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俄罗斯的业务。王成提及,tcl今年在欧洲市场调整策略:一是聚焦大尺寸、uhd的中高端产品,更快地导入欧洲市场;二是从法国市场,扩大到德国、英国、波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tcl为此将在欧洲增加市场、产品和人力的投入。

提前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对于目前火热的人工智能,tcl也有充分布局,无论是技术研发合作、资金投入、还是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都有准备,而且在tcl看来,目前人工智能有同质化的趋势,在电视领域要想做到差异化应用,就必须了解用户,通过对用户大数据的搜索和学习,让电视更能理解用户想要什么。tcl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调度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推荐相应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形成tcl人工智能的差异化。

tcl张少勇也表示,目前整机厂商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几乎是一样的。企业要做的差异化在于人工智能的场景调度。先有用户需求应用的场景,再有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技术手段,需要应用到场景中才有意义。人工智能场景调度不同,就形成了质的差别。场景调度不同,是未来整机厂商竞争的根本。

来源:J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