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信、创维、长虹等彩电巨头后,小米也于近日终于也“跟推”闺蜜机这个显示新品类了。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小米有品推出的"伴侣屏多功能便携智慧屏"(俗称闺蜜机),以2299元的众筹价正式加入这场战局。这款集30秒快拆、双电池仓、多场景适配等功能于一身的产品,看似姗姗来迟,实则暗藏小米对细分市场的精准判断。

据悉,相较于市面上已有的闺蜜机产品,小米此次在用户体验痛点的解决上展现出硬件厂商的深厚功底。其30秒快拆设计配合车载、桌面、户外三模式自由切换,解决了传统移动屏"搬不动、装不上"的核心痛点。更关键的是双电池仓设计——主机5050mAh+支架10000mAh的组合,实现10小时持续续航,这比行业平均6-8小时的水平高出近30%。在显示素质上,94% sRGB广色域与1300:1对比度的组合,既避开了与专业显示器的参数军备竞赛,又精准覆盖了目标用户追剧、轻办公的需求场景。这种"够用且好用"的产品哲学,正是小米避开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小米为何此时“入局”闺蜜机市场
相比小度、海信、KTC、天猫精灵等品牌早在2022年就布局闺蜜机市场,小米的入场时机可以说来得稍晚了一些。

但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据洛图科技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移动智慧屏市场的全渠道零售量为25.4万台,同比增长65.0%;零售额为9.6亿元,同比增长37.3%。
25万台的总量,却有近百个品牌在“角逐”。如此数据的背后,一方面显示移动智慧屏领域的市场前景的活动;另外一方面,显示出移动智慧屏当下市场复杂性和竞争激烈的局面。
具体落地到品牌表现上,目前移动智慧屏可以说属于“品质混战”时代,并没有形成绝对清晰品牌分层局面。因此,此时小米选择此时入局,正是在市场教育初步完成、但尚未形成绝对头部时进场,既规避了早期市场培育的风险,又抓住了首轮换机潮的机遇。
2299元的定价,这是小米的一个“精准卡位”
2299元的定价堪称小米式的"精准打击"。对比同配置竞品普遍2500-3000元的价格带,这个定价既维持了利润空间,又形成了足够的市场穿透力。行业分析显示,当主流品牌价格下探至2000元区间时,往往意味着品类将从尝鲜市场向大众市场过渡。
随着小米、海信、当贝等等彩电龙头厂商的入场,预计2025年闺蜜机市场将出现明显品牌分层:千元以下主打基础功能,2000-3000元成为性能机主战场,而高端市场则可能向"显示+计算"一体化的方向演进。这种分化恰恰预示着品类的成熟——就像当年平板电脑市场经历过的轨迹。

有行业人士向《视听圈》分析表示,小米的入局闺蜜机市场,正在悄然改变移动屏市场的游戏规则。不同于市面上大多数闺蜜机产品局限于卧室追剧、健身跟练等单一场景,小米可以通过创新的车载模式和Type-C直连功能,成功打开了商务办公和户外娱乐的新蓝海。这看似是简单的功能叠加,实则暗藏深意——在智能手机创新乏力的当下,移动屏很可能成为继智能手表之后的下一个重要交互入口。
后记点评:小米的入局,无疑给"闺蜜机"这个新兴市场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作为彩电行业的头部玩家,小米的加入不仅会吸引更多品牌跟进,更可能重塑整个品类的竞争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看似热闹的市场实则暗流涌动——目前市场规模仅20万台左右,却已聚集了近百个品牌在厮杀,典型的"僧多粥少"局面。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价格屠夫"著称的小米,其2299元的定价策略很可能成为压垮中小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市场规模尚未真正爆发之际,过早陷入价格战的泥潭,对这个新兴品类而言未必是件好事。毕竟,当利润空间被极致压缩,谁还有余力去做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的升级?这场混战之后,或许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和渠道优势的玩家才能笑到最后。
原创文章,作者:soup8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又一彩电巨头入局!闺蜜机市场迎来“顶流玩家”,这次市场会变天吗?》http://www.avq360.com/2025070832131.s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