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过,投影市场的“军备竞赛”便已无缝衔接。节前,极米与爱普生两位“一哥”的年度大招余温未散;10月9日,行业新势力当贝便选择在假期结束的首个工作日强势“亮剑”。一场名为“光学进阶・如7而至”的发布会,以“七星连珠”之势,一口气推出了七款新品,产品线从便携、卧室、客厅一直覆盖到专业影院,价格带更是横跨千元到万元,展现出全面出击的战略野心。

整场发布会看下来,当贝无疑是想树立其“技术风向标”的形象,从底层光学到系统生态,亮点颇多。但有趣的是,在众多高端旗舰机构筑的“参数高塔”之下,最吸引我目光的,却是一款看似“非主流”的产品——主打便携“炮筒”风的当贝Smart 2。它造型独特,定价亲民,在一片追逐性能指标极致的浪潮中,透露出一种切入真实场景的精准性,给笔者留下不错的印象。
2000元内亮度之王?Smart 2的硬核配置解析
据悉,当贝Smart 2官方自称是“2000元内亮度最高的便携投影”。其底气来源于高达550 CVIA流明的亮度指标。在投影领域,亮度是决定画面可用性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在非全黑的客厅或户外露营场景下。相较于同价位段普遍徘徊在200-300 CVIA流明的产品,550 CVIA的亮度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确保了基础观看体验。

除了高亮这一核心卖点,Smart 2的配置体现了当贝一贯的“水桶机”思路。它采用更优的DLP显示技术,而非该价位段常见的1LCD方案,从光机根源上保障了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一致性。机身净重仅1公斤,宽度10厘米,形同一杯奶茶,极具便携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支持65W充电宝供电,并配备Type-C接口,真正实现了“断电自由”,使其户外使用场景从概念变为实用。加上一体式240°自由旋转的U型云台,可实现天花板投影,以及接入当贝AI OS 6.0系统和米家生态,其综合性能明确对标的是更高端的使用体验。
当贝Smart 2的另一个重磅炸弹是其价格。国补后1439元的到手价,使其成为DLP体系内价格最为亲民的“炮筒”形态投影之一。这个价格究竟是什么概念?它仅仅是“炮筒投影鼻祖”三星第二代The Freestyle市场售价的四分之一。这种极致的价格差,无疑是在向市场宣告:DLP“智能炮筒机”也可以做到价格和性能相平衡。

这一策略的背后,是当贝对“炮筒机”市场现状的深刻洞察。根据洛图科技的统计,今年以来,曾一度大热的“炮筒机”市场热度骤降。其根本原因在于,大量涌入的低价产品严重透支了品类信誉。这些产品多采用成本极低的1LCD方案,售价集中在40至99美元(约合人民币500元以内),但在实际使用中,亮度虚高、清晰度不足、耐用性差等问题频出,导致用户体验远低于预期,大量售后投诉和负面口碑最终让整个细分市场迅速冷却。
Smart 2能否为“炮筒机”正名?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有行业人士向《视听圈》分析认为,当贝Smart 2的推出更像是一次主动的“品类救赎”。它精准地切入了一个因“品质缺陷”而失去消费者信任的市场空白区。当贝此举意图明确:用千元出头的价格,提供以往只有在高端便携投影上才具备的可靠亮度、DLP技术品质和完备的生态体验。

这不仅仅是一款新品的发布,更是一次对行业价值的重构。当贝Smart 2要证明的是,“炮筒机”并非“廉价劣质”的代名词。它完全可以做到价格亲民与品质可靠兼顾,形态创新与实用场景共存。通过满足用户对便携、颜值、智能交互和基础画质的综合需求,Smart 2旨在重新唤醒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兴趣和信心。
后记点评:当贝此次千元级别DLP版炮筒机,其意义远超出一款单品的成功与否。它更像是一次针对“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反击。在智能投影行业从“参数竞争”迈向“体验革命”的深水区,最大的体验恰恰来自于对基础品质的保障。当贝Smart 2能否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市场偏见,成功复兴“炮筒机”品类,尚需市场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价值标杆:唯有回归用户体验本身,才是真正的“王道”!
原创文章,作者:soup8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当贝Smart 2来袭:一场为“炮筒投影”品类发起的正名之战》http://www.avq360.com/2025101033372.s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