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LG Display(LGD)的大尺寸OLED业务终于迎来历史性转折。自2013年投入量产以来持续亏损的该业务板块,预计今年将实现2000亿韩元(约合9.66亿元人民币)的营业利润。这一转变背后,是折旧成本下降、三星电子订单激增以及内部效率优化的三重合力。对于长期受困于“高端技术叫好不叫座”的LGD而言,此次盈利不仅意味着财务压力的缓解,更预示其OLED战略进入新阶段。

LGD大尺寸OLED业务为何在今年迎来盈利?
LGD扭亏为盈的关键在于固定成本的大幅削减。其广州工厂每月6万片产能的设备折旧于今年下半年完成,坡州工厂折旧也已结束,直接降低约30%的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三星电子为应对中国Mini LED电视的冲击,大幅增加W-OLED面板采购量。据业内透露,双方已签订2028年前500万片的供货协议,2025年LGD的W-OLED出货量因此突破600万片,较2024年增长超5%。这种“成本下降+需求上升”的组合,彻底改变了LGD的盈利模型。
盈利能力的提升也与技术迭代密切相关。LGD今年推出的第四代W-OLED面板采用Primary RGB Tandem技术,通过红、绿、蓝四层堆叠结构将峰值亮度提升至1500尼特,色域覆盖率同步扩大。该技术已获10家客户采纳,尤其在高阶游戏显示器领域增长迅猛——2025年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预计突破50万台,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电视+显示器”双线布局,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的风险。
大尺寸OLED业务的盈利,对LGD来说意味着什么?
盈利逆转使LGD在高端显示战场上重获主动权。一方面,其可能加快第8.6代OLED产线投资,通过经济切割更大尺寸面板进一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在三星、索尼等盟友支持下,LGD或开放面板供应给更多的品牌,构建“更为立体强大”OLED的联合阵营。此举旨在对抗京东方、TCL华星主导的Mini LED产业链,后者已通过价格战抢占80英寸以上市场30%份额。
尽管短期盈利,LGD仍面临结构性挑战。全球电视市场增长见顶,OLED电视在万元级以上价位段虽保持优势,但规模难以爆发式扩张。显示器市场虽增速惊人,但总量仅为电视的1/10,且面临三星QD-OLED的激烈竞争。若LGD无法在车载显示、透明OLED等新场景打开局面,长期增长空间仍受限。
结语:LGD的12年亏损终结,印证了高端显示技术商业化的艰难与韧性。但其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短期盈利转化为可持续的生态优势——当中国面板企业以Mini LED技术包抄高端市场,当Micro LED技术逐步成熟,LGD需要证明OLED仍是下一代显示的主流选择。这场盈利反转剧,才刚刚拉开序幕。
原创文章,作者:soup8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首次!12年亏损终逆转,LGD大尺寸OLED业务有望在今年盈利》http://www.avq360.com/2025112333955.s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