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彩电行业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国内都在面临持续萎缩的局面。不过,在整体规模处于下沉期的敏感阶段,有一个细分品类却在悄然逆势增长,其就是会议电视。
据行业机构洛图科技(RUNTO)的数据显示,今年(2025)前三季度,中国会议电视整体出货量达43.3万台,同比增长33.4%。而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期间,京东平台会议电视销量实现翻倍增长,百寸机型更是跻身爆款榜单。

对于会议电视的崛起“原因”。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这个品类的近年来上量则反映了企业级显示需求的不断变革的结果。过去,会议显示设备多为投影仪或交互平板,但传统投影亮度在应用场景略显不足、而交互平板价格高昂的痛点长期存在。会议电视则通过融合家用电视的性价比与商用设备的协作功能,精准击中中小企业的需求。
例如TCL的会议电视支持4K摄像追踪、无线投屏,价格仅为交互平板的60%。而海信为会议电视增加电子白板书写延迟优化,创维集成一键发起视频会议功能;这些家用巨头们瞄定会议电视在做针对性的优化和布局,这让其在和投影、交互式平板的直接比拼中从而脱颖而出。
会议电视的火热,对显示行业有啥启迪?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会议电视这个细分品类在国内市场持续上量的背后,或将给显示行业带来以下几层启示。
其一,会议电视的逆势增长,为陷入红海竞争的国内彩电市场指明了一个新方向。虽然,目前会议电视的整体规模不大,但是其走势却异常高涨,这值得彩电巨头们重点“琢磨”。
在今年国内彩电市场整体出货量即将面临打响一场“3000万台市场保卫战”的关键档口。《视听圈》认为,彩电企业们除了继续“押注”产品力,坚定转向大屏高端化、技术差异化突破外,还有一个方向突围点就是走“场景拓维”。
而会议电视前三季度规模达43.3万台,同比增长3成的成绩单,这也证明了下一步细分场景的突破或将是彩电巨头们一个极为重要的“市场细分根据地”。另外,除了会议电视之外,教育大屏、数字标牌展示、医疗显示等细分场景也或是彩电企业在红海之外开辟新的增长空间重要的“赛道”。
其二,会议电视的“持续增长”,对投影机的伤害进一步加剧。最近两年,随着移动办公等场景兴起,从而吸引了一大批彩电、科技数码以及专业显示巨头等各路品牌“纷纷涌入”会议电视领域,从而开始把这个细分市场逐步在“打开”。
随着会议电视的崛起,这对于彩电企业来说是找到一个新的“市场突破口”。但,对于原来在会议市场占据“C位投影显示品类来说将是又一个巨大的“灾难性”的冲击。
尤其是,目前会议电视赛道中云集的品牌不仅有TCL、创维、海信、康佳、索尼在内的家用电视品牌,还有MAXHUB、华为、联想、newline在内的商用显示巨头。这些品牌无论从名气实力、还是产品易用性以及性价比等多维度都对商用会议投影形成巨大的压力和冲击。
一位行业人士向《视听圈》分析表示,前三季度会议电视40多万台的体量,同比增长超3成的事实,这是“活生生”对投影机这个品类的“打脸”。如此数据的背后,也表明一个事实,会议演示市场不是没有空间,只是对于投影品类来说却是没有机会了。
会议电视的选择是“越大越好”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会议电视市场的赛道中,随着更多的传统家电品牌以及商用显示品牌的“进场”,从而给会议电视市场带来最大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尺寸变得更大了。
据悉,当下会议电视的尺寸矩阵已经从55英寸扩展到115英寸。尺寸线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在变大。如此市场变化给用户和商家的选择带来一定“困惑”。甚至有不少采购者习惯性认为“屏幕越大越好”,但实际场景中,20人的会议室强塞百寸巨幕反而造成压迫感,10人空间选用55英寸又可能影响观看清晰度。

为此,京东、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知乎、洛图科技(RUNTO)联合发布了一份实用的《2025会议电视适配指南》,其明确提出了一个关键方向,跳出盲目求大的惯性,建立“空间—尺寸—功能”三位一体的科学匹配逻辑。
例如,10–15平米的小型会议室,适配65–75英寸屏幕,视距控制在2–3米;30平米以上的大型空间,则建议98英寸以上并搭配4K分辨率。此外,不同场景也需区别对待:汇报场景注重色彩精准,远程协作则需强化音频与摄像追踪能力。唯有精准匹配,才能实现效率与成本的最优平衡。
结语:会议电视的这个品类逐步上量,可以看着彩电企业从家用显示市场向场景化赛道的转化一个试验样本。其成功印证了B端市场对“硬件+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对于彩电企业而言,能否跳出家用市场的参数内卷,转向深耕垂直领域的用户体验,将决定其能否在存量时代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原创文章,作者:soup8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前三季,有个电视品类同比增长超3成,这对行业有啥启示?》http://www.avq360.com/2025112533965.s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