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0年上半年国内彩电的平均尺寸增至51.2英寸,但零售均价却跌至2469元。“6.18”期间,55英寸液晶电视的最低价降至999元;65英寸最低价至1699元;75英寸最低价至2999元。可以说“低价横行”是上半年彩电市场的“关键词”。

涨价成为近段时间彩电行业“热点”

在进入下半年后,这样的超低价“横行”不会再出现。并非低价“不受欢迎”,而是厂商真的再也“打不起超低价”。从6月份开始,上游液晶面板的价格连续“上涨”,这使得彩电终端厂商不但不能“压价”,反而还需要通过“涨价”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彩电产品开始涨价了,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吗?-视听圈

据悉,从2020年5月份以来,彩电面板主流产品价格涨幅基本均在10%,或者更高。

有行业媒体统计,OpenCell(不含背光模组的LCD面板)价格在8月份再次上涨,其中55寸LCD面板来到了125美元的水平,比上个月贵了10美元,增幅9%左右。低端的32寸LCD面板价格也回升到44美元,比上个月增加了4美元,涨幅大约10%。

彩电产品开始涨价了,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吗?-视听圈

8月份涨价已经是LCD面板连续第三个月涨价了,预计9月份价格还会保持上涨的趋势,不过涨幅应该会回落一些,低于10%。

这一趋势,必然倒逼彩电业的产品价格调整。因为,按照当下市场彩电整体架构体系,上游液晶面板依然占据5成以上的“成本”。因此。如果面板涨价超过5%,彩电终端价格不联动,几乎就会濒临亏损。

面对上游面板的价格“不断上行”,终端彩电厂商唯一靠“拉升”彩电产品单价来“抵御”。

据《视听圈》统计,进入9月份之后,几乎所有彩电厂商都在中低端产品型号“集体涨价”,不同型号彩电涨价100-500元。

这一轮涨价的厂商,不仅包括创维、海信、康佳、TCL等传统大咖,甚至连一向“价格亲民,品性厚道”小米跟进“涨价”。小米从8月28日起对旗下43英寸至65英寸的6款电视零售价分别上调100元~300元。

此外,就连互联网电视边缘品牌PPTV在55寸主推型号也进行价格“拉升”,其中一款55寸4K电视在618期间,通过领劵折后到手为1099元,而现在PPTV此款55寸电视价格直接拉升到1799元,把价格调高了600元,上涨幅度高达30%左右。

彩电产品的单价为何一下“被拉升”

这一轮彩电业的普遍涨价,更多起源于面板产业的变化:2019年底到2020年初,全球面板巨头三星和LG几乎关闭了所有的旗下液晶面板业务。这些生产线理论上占据全球彩电市场需求的四分之一。三星和LG的动作,使得此前由于OLED面板增量、我国大陆地区本土LCD面板增量,造成的行业过剩问题,“瞬间”解决。

彩电产品开始涨价了,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吗?-视听圈

此外,今年一季度是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二季度彩电厂的面板采购保守,三季度面板需求增多,再加上北美、欧洲彩电市场恢复,彩电品牌为保住份额而积极备货,这就拉高液晶面板的价格。

对于,液晶面板连续3月上涨的“原因”。Redmi电视运营总监林发强解释称:涨价的原因非常多,韩台转产、屏厂做电视屏亏损严重转向做IT屏盈利、三星大量锁单、玻璃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等等,最终电视成本上涨。

这一轮液晶电视涨价何时到头

有行业专家认为,当下,行业上游液晶面板价格和菜单终端价格,已经重回2019年初的水平,这预示着彩电市场如上半年的“疯狂低价横行局面”在接下来不会出现,甚至在今年双十一也不会出现618那样“低价探底”。

TCL、康佳、创维、小米等厂商人士都表示,预计此轮彩电涨价将延续至今年年底,需动态看面板和终端整机的供求关系变化。TCL方面甚至预计认为,这一轮价格上涨可能持续到明年第一季度。

涨价对于彩电市场是来说是“好事”吗?

今年上半年大尺寸电视价格战相对以往来得“更为凶猛”,2020年上半年国内彩电的平均尺寸增至51.2英寸,但零售均价却跌至2469元,再创行业“新低”。但价格如此“下探”,也没有拉起整体规模的上量,上半年市场依然萎缩1成。

低价也撑不起市场规模,那就在预示着彩电厂商需要多重突破、全面反思,尤其是放弃价格制胜的单边策略。须提供更多高端化、优质化、差异化的品质型产品,真正在消费需求的升级点上做文章,这样或许才会有机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出头”!

而现在上游液晶面板涨价,也恰恰给了彩电终端产品“涨价”的理由。因上游资源涨价而导致的集体行为,消费者会相对更容易接受,对全行业改善盈利状况有利,也会对高端品质产品认知有了一定“基础性认知”。

彩电产品开始涨价了,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吗?-视听圈

因此,有很多行业专家认为,这一轮上游液晶面板供应商推动这一波“涨价潮”,对电视机行业而言是好事。

现在面板涨价了!彩电用价格换市场的方式,不要说“彩电存量市场结构中,没有多少空间”,就连“降价的可行性”都已经不存在。对于这样一股大势,彩电厂商为何不顺势出击高端品质市场,主动选择“更高端一点的品牌策略”,从而把智能电视“技术科技属性”的含量再拉高一些,用品质和科技重新唤醒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