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媒体曝出重磅消息:韩系彩电“双雄”三星电子和LG电子或将集体遭遇业绩“跳水”。现代汽车证券最新数据显示,三星VD(视频显示)事业部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骤降50%,仅录得1130亿韩元(约合5.9亿元人民币);LG电子情况更为严峻,预计亏损规模在235亿至990亿韩元(约合1.2亿-5.2亿元人民币)之间,或将创下近年最差业绩纪录。

分析指出,韩系彩电巨头此次"折戟"主要源于三重打击:中国面板厂商的定价权垄断、全球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以及美国关税政策的"回旋镖"效应。
随着TCL华星光电完成对LG Display广州工厂的收购,中国厂商已掌控全球LCD面板市场超60%的产能。这一格局直接导致55英寸LCD面板价格季度环比上涨2%至130美元,而三星、LG的采购成本同比激增8.6%。更严峻的是,越南20%的新关税税率虽规避了部分压力,但仍较此前高出5倍,严重削弱了韩企的价格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LG业绩大幅缩水的同时,中国彩电双雄TCL和海信正凭借价格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特别是在高端电视领域开始冲击韩系双雄的地位。
2025年一季度,全球高端电视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高端电视(主要是miniLED电视和OLED两大属性相关的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44%,销售额增长35%。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并非来自传统霸主三星、LG,而是中国彩电军团——海信和TCL。
这两家中国品牌凭借“Mini LED+超大屏”的组合拳,在高端市场迅速攻城略地。海信一季度高端电视出货量份额从14%飙升至20%,TCL从13%增至19%,双双超越LG,跻身全球前三。更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增长率均达到三位数,直接威胁三星的行业第一地位。
此外,全球彩电市场今年继续“遇冷”也或将给三星和LG带来不少的市场压力。据Omdia预测,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为2.087亿台,较去年微降0.1%,市场复苏前景不容乐观。在整体市场规模萎缩的背景下,厂商间的竞争却日趋白热化,这进一步加剧了三星和LG的经营压力。
短期来看,LCD面板供应链波动导致成本攀升;长期而言,中国品牌通过技术迭代和价格优势持续挤压韩系厂商的市场空间。
有行业人士向《视听圈》分析表示,三星和LG这两大彩电巨头今年业绩“受阻”,或将更深层次的行业变革体现在技术路线的博弈上。尽管三星的QD-OLED和LG的WOLED在高端市场仍具技术优势,但中国厂商通过Mini LED技术的快速迭代,已在中高端市场形成"半代技术差"。这种"锚定OLED冲击高端"的市场策略,正在不断蚕食韩企的传统优势领域。
同时,三星和LG的困境警示业界:单纯依赖面板采购和品牌溢价的商业模式已难以为继。
后记点评:三星和LG这对韩系彩电双雄在今年业界“跳水”,这或将预示着全球彩电市场正迎来历史性拐点。面对中国厂商的强势崛起,韩系品牌或将采取"断臂求生"策略:砍掉20%低端产品线,集中火力固守高端市场;而中国阵营则可能通过专利收购实现技术跃升,完成产业链的闭环布局。
这场洗牌将重塑行业格局——中国主导中端市场,韩国死守高端阵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新平衡或将催生更激烈的技术竞赛,消费者有望迎来"技术迭代加速、价格持续下探"的新周期。
原创文章,作者:soup8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彩电行业变局?韩系双雄利润“跳水”,这背后和“谁”有关》http://www.avq360.com/2025071732181.s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