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彩电代工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全球电视代工市场出货月度追踪》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球电视代工市场(含长虹、康佳、创维、海信四家自有工厂)出货总量达到5312.9万台,较2024年同期小幅增长1.6%。

这一数据背后暗含着行业发展的深层逻辑:虽然市场规模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023年上半年增长3.2%,2024年降至2.1%,2025年进一步收窄至1.6%,反映出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从季度表现来看,第一季度出货2427.9万台,同比增长3.7%;第二季度出货2885.0万台,同比微降0.1%,这种"前高后低"的走势与终端品牌厂商的备货节奏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各月份中,除6月出现同比下滑外,其余5个月份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表明市场需求仍保持相对韧性。
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成为上半年最显著的特征
在具体品牌格局方面,上半年最显著的市场特征就是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据洛图数据显示,出货量超过500万台的代工厂仅有3家:专业代工厂茂佳(MOKA)和兆驰(AMTC),以及品牌自有工厂长虹OEM。
其中,茂佳以819万台的出货量蝉联全球代工榜首,同比增长9.3%,其领先优势较第二名的兆驰(523万台)扩大至近300万台。更值得关注的是,茂佳在上半年包括传统淡季2月在內的每个月出货量均维持在百万台以上,展现出极强的产能韧性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这种领先优势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全球化布局的战略眼光——越南、墨西哥、印度和波兰工厂的协同运作,为其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满足区域市场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
兆驰虽然以523万台的出货量位居专业代工厂第二,但3.0%的增速明显落后于茂佳,其业绩主要依靠第一季度10.2%的增长支撑。不过,随着北美市场旺季备货需求的集中释放,以及越南工厂产能的持续爬坡,兆驰在下半年仍具备增长潜力。
长虹以超500万台出货量的成绩跻身全球代工前三,成为榜单中唯一的品牌自有工厂,这一现象值得深入解读。
从表面看,这标志着长虹完成了从传统彩电品牌向代工巨头的转型;深层来看,则体现了其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实践。
长虹的代工业务崛起并非偶然:一方面,其通过多年自有品牌运营积累的技术实力和规模效应,为代工业务提供了品质背书;另一方面,全球化生产基地布局使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变化。这种"品牌+代工"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优化了产能利用率,更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
从产业视角来看,长虹的转型成功为其他彩电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在自有品牌增长乏力的市场环境下,通过代工业务盘活闲置产能,实现制造价值的最大化。
一位行业人士向《视听圈》分析表示,上半年全球市场仅茂佳、兆驰和长虹三家彩电代工厂出货量突破500万台大关,这三家头部企业的总出货量已占据整个代工市场近30%的份额。
如此数据的背后折射出,2025年上半年全球彩电代工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这一市场格局深刻反映出代工行业已进入深度整合期。在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的双重作用下,头部企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代工厂则面临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的困境。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品牌方更倾向于选择具备稳定供货能力和全球化布局的大型代工厂,这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两极分化。
后记点评:展望2025年下半全球彩电代工市场的走势,或将迎来关键转折期,行业格局或将重塑。从当前态势来看,三大趋势已现端倪:头部代工厂凭借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持续收割市场份额,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萎缩;全球化产能布局成为胜负手,茂佳在越南、墨西哥等地的工厂网络为其构筑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品牌厂商转型代工或成新常态,长虹的示范效应将是一个“打样”!
原创文章,作者:soup8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强者恒强!上半年全球彩电代工市场:仅三家“过线”500万台》http://www.avq360.com/2025072232314.shtml
最新评论